春秋战国之交,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吴越战争。周元王继位时,这场战争已经进入尾声。公元前473年,一代枭雄越王勾践以卧薪尝胆之志,最终实现灭吴的梦想,成为无可争议的霸主。勾践灭吴后,学起齐桓公、晋文公的模样,致贡于周,以示“尊王”。周元王仿效前世天子,封勾践为伯,承认其霸主之地位与特权。
这大概是周天子最后一次风光了。
越国的霸业,随着勾践的去世飘散于风中。曾经强盛百年、笑傲江湖的晋国内患重重,晋国君主与周天子一样被架空,国家权力落入几个家族之手。公元前453年,晋国赵氏、魏氏、韩氏三家联手,消灭知氏,分割晋国。晋国走向分裂已是不可避免。
在晋国裂变的同时,周王室也悄悄酝酿着裂变。周元王只当七年天子就去世,其子周贞定王在位共计二十八年,于公元前441年去世。平静的宫廷再掀巨浪狂风,先是周贞定王长子姬去疾继位(史称周哀王),岂料仅仅三个月后,便被弟弟姬叔所杀。姬叔自立为王,史称周思王。窥视王位的可不止他一人,五个月后,其弟弟姬嵬发动政变,杀死周思王,登上天子宝座,史称周考王。
连续两次政变,都是弟弟杀死王兄。大概是这个原因,周考王未雨绸缪,索性把弟弟姬揭封于王城。我们前面讲过,周公执政时期,把洛邑分为两个部分,洛水以东叫成周,洛水以西叫王城。由于王城在西,故而又称为“西周”,姬揭便是西周的第一任领主,称为西周桓公,又称西周君。
周考王把王城封给弟弟,避免了兄弟相残的悲剧继续上演,但天子在周领地的地位也一落千丈,并为后来周室的分裂埋下伏笔。
周考王死于公元前426年,其子周威烈王立。
自晋文公始,晋国便成为超级强国,建立起长期霸权。晋国的繁荣得益于独特的六卿制,六卿实际上就是六大军事巨头,武人在晋国制度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。然而,六卿制也是晋国动荡之根源,到春秋后期,形成魏、赵、韩、知、范、中行六大家族轮流执政的传统。六卿之间争权夺利,或联合或倾轧,最后知、范、中行三家被消灭,魏、赵、韩三家瓜分晋国。
公元前403年,周威烈王以天子之名,正式册封魏、赵、韩为诸侯,这就是所谓的“三家分晋”。
传统的儒家史学认为,赵、韩、魏三家身为臣子,竟然剖分晋国,君君臣臣的政治体系完全被破坏。在这种纲常散坏的情况下,周天子封三家为诸侯,承认他们瓜分晋国的合法性,使得君臣之礼完全崩溃。后来司马光在《资治通鉴》中痛心疾首地说:“君臣之礼即坏矣,则天下以智力相雄长,遂使圣贤之后为诸侯者,社稷无不泯灭,生民之类糜灭几尽,岂不哀哉!”把战国时代的祸乱归结于周天子自毁纲纪。
其实司马光实在是夸大其词。按这位仁兄的看法,似乎周天子不承认三晋诸侯,魏、赵、韩就能被约束住。事实上,战国时代的周天子,比起春秋时代更加羸弱,完全没有任何权力。所谓“册立诸侯”,无非是对既存事实的承认罢了。说白了,不是周天子给三晋面子,反倒是三晋给周天子面子。让你册封我们三家诸侯,是看得起你周王,是顾着你的面子。楚国称王了,吴、越称王了,他们有请示天子吗?所以说,司马光的评价,实是幼稚可笑。
三家分晋,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。魏、赵、韩各自独立后,都拼命向外扩张以争夺生存空间,从此战国之兼并战争愈演愈烈,大鱼吃小鱼,小鱼吃虾米。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史诗年代,周天子已经沦为战争看客,最后也势必成为牺牲品。
周威烈王之后,是周安王、周烈王,尽管天下汹汹,战争的火焰暂时还没有烧到天子脚下。然而,周显王上台后第二年(公元前367年),问题还是来了。
前文说过,周考王把弟弟封为西周桓公,居于王城。桓公去世后,威公继位。周显王上台不久,西周威公去世,谁将成为下一任西周君呢?姬朝是太子,法定继承人理应继位。不过,威公的小儿子姬根却得到了韩国与赵国的支持。双方势均力敌,互不相让。在韩、赵的武力支持下,姬根占据平阴、偃师、巩三城,称为东周;姬朝占据榖城、缑氏、王城,称为西周。此时王畿之地共有七座城池,所谓王畿之地,就是首都周围方圆千里之地。这七座城池,东周占了三城,西周占了三城,可怜的周天子只有洛阳(即成周)一城。由于东周有韩、赵撑腰,周显王只得依赖东周自保。
这还叫天子吗?充其量不过就是个县长罢了。
大家注意,在历史上,“东周”、“西周”是有两个含义的。其一是大家所熟悉的,以骊山之乱、周平王东迁为标志,周朝分为西周、东周两个阶段;其二就是周显王时,王畿之地分裂成两部分,一为西周,一为东周。在后文我们说到西周、东周时,基本上是后一种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