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麋:麋鹿。
用磁石来磨砺针尖,那么其尖锐的地方则通常指向南方;也有指向北方的,恐怕是因为磁石性质不同的缘故。比如夏至的时候鹿角就会脱落,而麋鹿的角却在冬至十分脱落。南北相反,理当有所不同,只是并没有深加考究罢了。
吴人嗜河豚鱼,有遇毒者,往往杀人,可为深戒。据《本草》:“河豚,味甘温,无毒,补虚,去湿气,理脚腰。”因《本草》有此说,人遂信以为无毒,食之不疑。此甚误也。《本草》所载河豚,乃今之 鱼,亦谓之 (五回反)鱼,非人所嗜者,江浙间谓之回鱼者是也。吴人所食河豚,有毒,本名侯夷鱼。《本草注》引《日华子》云:“河豚有毒,以芦根及橄榄等解之。肝有大毒。又为 鱼、吹肚鱼。”此乃是侯夷鱼,或曰胡夷鱼,非《本草》所载河豚也。引以为注,大误矣。《日华子》称:“又名 鱼。”此却非也,盖差互解之耳。规鱼,浙东人所呼,又有生海中者,腹上有刺,名海规。吹肚鱼,南人通言之,以其腹胀如吹也。南人捕河豚法:截流为栅,待群鱼大下之时,小拔去栅,使随流而下,日暮猥至其 ,自相排蹙,或触栅则怒,而腹鼓浮于水上,渔人乃接取之。
其猥:多而杂,拥挤。
吴人爱吃河豚鱼,有遇到中毒的情况,往往会死人,应该以此为戒。根据《本草》记载:“河豚,味道甘美而温和,没有毒,补虚,去湿气,理脚腰。”因为《本草》中有这种说法,于是人们便深信河豚没有毒,便食之不疑。这是很大的错误。《本草》中所记载的河豚,那是今天的 鱼,也称为 (五回反)鱼,并不是人们所喜欢吃的河豚,江浙地区所称的 鱼便是。吴人所吃的河豚,是有毒的,本名为侯夷鱼。《本草注》引《日华子》中说:“河豚是有毒的,服用芦根和橄榄等便可以解开此毒。河豚的肝有大毒。又称为 鱼、吹肚鱼。”这就是侯夷鱼,或者说是胡夷鱼,也并不是《本草》中所记载的河豚鱼。引用《本草》来为其作注,也是极为错误的。《日华子》称:“又名 鱼。”这却是不对的,大概是相互混用的解释。规鱼,是浙东人的称呼,又有生长在海中的一种鱼,腹部有刺,名为海规。吹肚鱼,是南方人对其的统称,因为这种鱼的腹部膨胀犹如吹起来的一般。南方人捕捉河豚的方法:截流为栅,等到成群的鱼游下来的时候,便稍微提起栅栏,让鱼群顺流而下,等到日落的时候而鱼也越多越杂,相互拥挤,或者是触碰到栅栏则会发怒,而肚子鼓胀漂浮于水上,渔人便将其捞取上来。
《续笔谈》
鲁肃简公劲正,不徇爱憎,出于天性,素与曹襄悼不协其 。天圣中,因议茶法,曹力挤肃简,因得罪去;赖上察其情,寝前命,止从罚俸。独三司使李谘夺职,谪洪州。及肃简病,有人密报肃简,但云“今日有佳事”。鲁闻之,顾婿张昷之曰② :“此必曹利用去也。”试往侦之,果襄悼谪随州。肃简曰:“得上殿乎?”张曰:“已差人押出门矣。”鲁大惊曰:“诸公误也,利用何罪至此?进退大臣,岂宜如此之遽?利用在枢密院,尽忠于朝廷。但素不学问,倔强不识好恶耳,此外无大过也。”嗟惋久之,遽觉气塞。急召医视之,曰:“此必有大不如意事动其气,脉已绝,不可复治。”是夕,肃简薨。李谘在洪州,闻肃简薨,有诗曰:“空令抱恨归黄壤,不见崇山谪去时。”盖未知肃简临终之言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