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喜欢李白的两段文字:“近者逸人李白自峨眉而来,尔其天为容,道为貌,不屈己,不干人,巢由以来,一人而已。”(《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》)“白,陇西布衣,流落楚、汉。十五好剑术,遍干诸侯。三十成文章,历抵卿相。虽长不满七尺,而心雄万夫。王公大人,许与气义。”(《与韩荆州书》)那种“老子天下第一”的自信,那种“虽长不满七尺,而心雄万夫”的气概,大约是李白最突出的精神特征,最有力的精神支柱。
这首诗写独坐敬亭山的感触,贵在“传‘独坐’之神”(沈德潜《唐诗别裁》)。明代人朱谏注此诗云:“言我独坐之时,鸟飞云散,有若无情而不相亲者。独有敬亭之山,长相看而不相厌也。”大意说得不错,体会还可细化。
诗中首二句渲染得好,后二句衔接得紧,诗意贯通,连成一气。而中间鸟飞云去,似乎一无所有了,却接以“只有”敬亭山,起伏抑扬之中更显得敬亭山的可爱可亲。“众鸟都高高飞尽了。鸟是俗物,飞就飞吧,飞尽了也无所谓。而那一向引以为知己的悠闲而孤独的白云,也悠悠地飘走了。只有这敬亭山呀,他会永远地陪伴着我、注视着我,正如我将永远陪伴着他,欣赏着他,永远不会离弃,永远不会厌倦。”这里的敬亭山,既是自然界的山,也应当是一种精神的象征。王安石《游钟山》诗显然受到了这首诗歌的思想启发。诗云:
终日看山不厌山,买山终待老山间。
山花落尽山长在,山水空流山自闲。
这首诗中山与人对视、交流,我们称之为拟人手法,其实是诗人真切地感受到人只是大千世界的一部分,以物观物,人与自然交流无碍。这种表现手法启迪着后人,如:辛弃疾《贺新郎》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”,网民水上鸥的《咏梅》诗:“梅花见我如知己,我见梅花如故人”。
主人不相识,偶坐为林泉。
莫谩愁沽酒,囊中自有钱。
别业:别墅。
林泉:指代别墅附近美好的风景。
谩(màn):谩字从言从曼,曼亦声。“曼”意为“延展”“萦回”“长久”,此处即反复唠叨的意思。沽酒:买酒。
【评析】 贺知章(659—744),字季真,唐越州永兴(今属浙江萧山市)人。武则天证圣元年(695)年进士及第,历官至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,后迁太子宾客、检校工部侍郎、秘书监等官,故人称“贺监”,而他自己则笑称自己“秘书外监”,晚年更自号“四明狂客”。其族姑子陆象仙曾评价说:“季真清谭风流,吾一日不见,则鄙吝生矣。”贺知章好饮,与张旭、李白等被称为“醉中八仙”,又与包融、张旭、张若虚并称为“吴中四士”。天宝三年(744),贺知章上疏请还乡里,玄宗御制诗以赠,赐鉴湖一曲,太子率百官饯行,一时传为美谈。
这首留题记游的即兴之作,颇能表现诗人潇洒坦荡的性情。诗人并非专程访友,只是随性游春至此,因为风景优美,虽然主人不相识,仍然停留下来,“主人不相识,偶坐为林泉”。不是一个开朗、洒脱、好交友、好结客的人,是不会这样行事的。
既然留下来了,对着周遭美景,怎可枯坐?饮酒赏春,岂不快哉!诗人心里这样想着,嘴上也就说了出来,“莫谩愁沽酒,囊中自有钱”。“主人你可不要发愁、唠叨说你没钱买酒呀,我的荷包里自有钱。只要你能陪着我,咱们来痛快地喝上一杯,如何?”这真是心无城府,豪放、洒脱、大方。
拥有这样的天真,这样的豪爽,无怪乎老贺归乡,最先迎上来的是一群儿童,“笑问客从何处来”。比起苏轼“却戴葛巾从杖履,直将和气接儿童”(参寥《东坡先生挽词》),别是一番景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