禘(dì):于圜(yuán)丘祭祀昊天。祖:于明堂祭祀五帝。
郊:于南郊祭祀上帝。宗:与“祖”同。
幕:舜的后裔。
帅:继承。
杼:禹的后裔,曾复建夏朝。
上甲微:契的后裔,曾复振祖业。
高圉(yǔ):传说是弃的后裔。有功于复兴周业。太王:古公亶父,周文王祖父。
“圣王制定的祭祀礼法是:制定对人们有益法规的,就祭祀他;为国家辛勤做事而死的,就祭祀他;劳苦功高安定国家的,就祭祀他;能够为国抵抗大灾难的,就祭祀他;能够抵御大祸患的,就祭祀他。不属于这几类的,不在祭祀的典礼之列。从前烈山氏主宰天下,他有个儿子叫做柱,能种植多种谷物和蔬菜,夏朝兴起的时候,周弃继承了柱的事业,因此把他作为谷神祭祀。共工氏称霸九州的时候,他儿子叫后土,能治理天下四方的土地,所以把他当作土神祭祀。黄帝能给各种物品命名,使百姓明白地为国家供应财物;颛顼能够光大黄帝的功业。帝喾能依据日、月、星运行规律,让百姓安居乐业;尧能够尽力公平施行刑法,使百姓向善;舜勤于治理民事,以致身死郊野;鲧筑堤堵挡洪水失败被杀;禹能用高尚的德行改进鲧的方法成功;契担任司徒,使百姓和睦;冥辛辛苦苦履行水官的职责而死于水中;汤为政宽厚,除掉了暴君夏桀;稷尽心于农事,死于山中;文王以文德著称;武王消灭了百姓痛恨的殷纣王。所以有虞氏用禘礼祭黄帝、祖礼祭颛顼,郊礼祭尧、宗礼祭舜;夏代用禘礼祭黄帝、祖礼祭颛顼,郊礼祭鲧、宗礼祭禹;商代用禘礼祭舜、祖礼祭契,郊礼祭冥、宗礼祭汤;周代用禘礼祭喾、郊礼祭稷,祖礼祭文王、宗礼祭武王。幕能遵循颛顼的德政,有虞氏对他进行报祭;杼能承继稷的功业,夏后氏对他进行报祭;上甲微能承继契的功业,商朝人便对他进行报祭;高圉和太王能承继稷的功业,周人对他们进行报祭。禘、郊、祖、宗、报,这五种祭礼是国家祭祀大典。
“加之以社稷山川之神,皆有功烈于民者也0;及前哲令德之人,所以为民质也0;及天之三辰,民所以瞻仰也;及地之五行,所以生殖也;及九州名山川泽,所以出财用也。非是不在祀典。
功烈:功绩。
质:诚信。
“再加上社稷山川的神灵,是对百姓有功绩的;以及前代圣哲,是被人们所信赖的;天上的日、月、星,是人们所仰视的;地上的水、火、木、金、土是生养万物的;九州、名山、河流、湖泊,是出产财物、器用的。除此之外,不在国家的祭祀典礼之中。
“今海鸟至,己不知而祀之,以为国典,难以为仁且知矣。夫仁者讲功,而知者处物,无功而祀之,非仁也;不知而不问,非知也。今兹海其有灾乎?夫广川之鸟兽,恒知而避其灾也。”
“现在,一只海鸟飞来,臧文仲自己不知道它的来历却祭祀它,还作为国家大典,很难说这是有仁德和智慧的。仁爱的人讲究功效,明智的人能够正确处理各种事务。对国家毫无功劳却去祭它,不是仁德;不懂又不问,不是聪明。今年海上恐怕要发生灾难了!海上的鸟兽,常常懂得预先避灾。”